欢迎访问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 浏览文章

安南坝管护中心信息化建设助力提升保护区发展新格局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办公室  2022年12月23日  阅:  字体:

  近年来,安南坝管护中心针对保护区面积大、管护人员少、无电、无通讯、资源管理难度大的现状,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分步骤实施,积极推行“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一系列信息化技术手段,积极筹措资金,抢抓各种机遇,先后实施升级万兆光纤敷设工程项目,完成了从阿克塞县城至保护区4站3点及主要野生动物监测点的光纤敷设。止目前累计敷设光纤近400公里,实现了保护区4站3点光纤全覆盖。同时,先后升级改造机关标准化网络机房、保护站数据交换网络机房各1处,更新配备网络设备,建成了标准化、规范化的网络服务环境,保护区通讯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形成了机关与各基层站点通讯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化与保护区日常管理、资源保护、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五化”新发展格局,为服务保护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日常管理逐步实现“智能化”。安南坝管护中心积极推动智慧保护区建设从分散无序到集中统一、从零星应用到全面支撑、从传统管理到综合网络服务,逐步实现日常管理“智能化”。一是进一步完善整合资源,建成了集公益林资源管理、日常巡护监管为主,包含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测管理平台、林业行政案件统计分析系统、森林防火督查系统、疫源疫病检测系统、气象数据系统、水温土壤因子监测系统、人类活动监督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户网站等9个业务系统的“智慧安南坝”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一平台”的建成,实现了保护区资源管护、巡护监测管理、林草湿数据统计分析、森林草原防灭火、三级视频会议等工作的智能化管理。二是建成了包含公文管理、日常办公、业务审批、项目管理、行政事务管理、资源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OA办公系统,能够随时进行在线办公,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形成了办公自动化、管理流程化、业务信息化、工作协同化工作机制,不断实现了政务工作的智能化管理。
  资源保护逐步实现“实时化”。一是建立协同联动的资源保护监测体系,先后在各保护站点、野生动物经常活动区域和主要路口安装各类摄像头共76台;设置监测样线7条,布设红外相机94台;在野生动物经常活动区域架设动态跟踪球型摄影机4台,在保护区光纤无法铺设的区域架设无线网桥7套,实时获得连续、有效的监测数据。今年共拍到野生动物照片3000多张、视频1550多段,监测拍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二级保护动物15种,并首次获得棕熊活动画面;通过监控实时奔赴救护野骆驼幼羔2峰。二是不断强化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时预警管理,安装配置森林防火热成像云台3套,森林火灾高风险区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85%以上,对保护区重点林草资源24小时不间断巡回监控,发现火点自动定位跟踪报警,实现了智能防火预警、跟踪监控、快速处理工作机制。三是实施实时人为活动监管,在保护区主要路口和重点路段安装卡口高清枪机监控10台,对进出保护区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检查,对有犯罪记录车辆信息进行及时比对跟踪,及时有效处置。
  科研监测逐步实现“数字化”。一是着力构建以野骆驼为旗舰物种监测的“天地空一体”科研监测体系,不断完善保护区基础资源数据库,并积极共享公开基础科研监测数据,加强与重点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调查研究等,不断填补珍稀野生动植物相关科技项目领域空白;二是以卫星、基站通信智能手段为基础,先后给8峰野骆驼佩戴卫星定位项圈进行跟踪监测,收集卫星定位数据12129条,为进一步开展野骆驼种群研究和生态环境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与中国林科院合作,应用物联网技术建成远程智能气象站4处、水文监测站1处,对指定区域范围内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大气压、降雨量等因子进行监测,为进一步开展森林防火及保护区气候变化分析研究积累了基础数据资料,初步实现了科研监测的“数字化”管理。
  媒体宣传逐步实现“多样化”。联合国家、省级各类媒体,及时整理保护监测信息数据资料,提供新闻宣传素材、采访制作专题报道等,不断提高了野骆驼保护知名度;改版设计门户网站,陆续拓展开通微信公众号、抖音、专业号等政务新媒体,不断提高了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先后拍摄保护区宣传片4部、纪录片1部,编写区歌1首,广泛征求设计保护区logo等多样化宣传活动,为保护区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网络管理逐步实现“专业化”。安南坝管护中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制度建设为保障,成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机制、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确定专人负责网络日常安全运维监管,加强网络安全培训,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信息系统进行更新升级和等级保护测评,有效提高了网络服务的专业化管理水平,确保了网络安全、智慧林业的稳定高效发展。

责任编辑:安南坝保护区